华特达因

每年保底投入两万亿 环保“十三五”将现新风口

时间:2015-05-10 10:3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中国环保在线 行业动态】环保“十三五”规划搭弓上弦,不过由于中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想从“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平推过来已不太可能。专家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将上升到每年两万亿元左右,环保行业站在新的投资风口。

  刚刚结束修改30多稿的“水十条”,环保部环境规划院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又来了。
  
  在5月6日举行的2015第十六届中国环博会高峰论坛上,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表示,环保“十三五”规划最大的变化就是改变了过去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思路,转而以质量改善为核心。
  
  编制的最大难点,则在于对“环境小康”的理解。吴舜泽表示,2020年环境质量全面达标不可能,也不现实,“十三五”期间保基本、保底线才应是“环境小康”的核心思路。
  
  不搞“环保大跃进”
  
  “十三五”规划可能是近几次五年规划里最特殊的一个,因为中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了,想从“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平推过来已不太可能。
  
  无独有偶,环保“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思路也进行了调整。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归纳为三大转变:从总量控制导向转向质量改善导向,从防治一次污染转向防治二次污染,从单独控制特别污染物转向多向控制多种污染物。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从总量转向质量。过去抓总量控制,每年核算一下数字,比前一年减了多少,结果最后常常演变为“数字游戏”。减排年年超额完成任务,但公众的实际感受却是环境越来越差。现在改为质量目标,与公众感受更加接近。
  
  不过,总量目标仍会保留。吴舜泽说,“十三五”期间会继续把总量控制作为约束性指标,再适度增加一些质量控制的约束性因子。
  
  众所周知,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理解“环境小康”成了环保“十三五”规划编制的一个难点。吴舜泽表示,大家对此可能有些误解。在他看来,2020年很难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系统平衡,总体判断要到2050年才能实现。
  
  据吴舜泽分析,短板还是在生态环保和农村,而且全国960万平方公里、31个省、300多个地级市,不可能同步进入“环境小康”,一定有一部分城市或地区要掉队。在这种情况下,保基本、保底线才是“环境小康”的核心思路。
  
  至于保底线的内容应包括:治理重度灰霾天气,消灭黑臭水体,切实保障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和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安全,还要健全环境风险全过程管控机制,及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群众健康等。
  
  吴舜泽表示,基于小康指标的环保“十三五”规划目标应该是: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土壤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系统完整,生态文明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
  
  例如,到2020年,珠三角PM2.5年均浓度率先达标,长三角达到目前珠三角的水平,京津冀达到目前长三角的水平;到2025年,长三角达标,京津冀达到2020年长三角的水平;到2030年,包括京津冀在内的全国80%的城市都要达标。
  
  国研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环保“十三五”保底线,既是现实的选择,也更加合理。因为环境问题是几十年快速发展造成的,治理起来也需要“历史的耐心”。
  
  在他看来,发展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前不久,他到英国伦敦调研,发现英国能够克服雾霾不是因为放弃了工业化,而是由于开采到更加清洁的油气田,能源结构发生改善,才使得污染下降。
  
  “特别要警惕‘环保大跃进’,如果是以牺牲发展换来的,就有可能发生大问题。”常纪文说,如果跨越不了“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各种“十条”都将是水中月、镜中花。
  
  企业如何分享盛宴
  
  即使不搞“大跃进”,新政策的出台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利好也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吴舜泽的计算,近年来,我国每年的环保投入约为一万亿元,而“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颁布后,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将上升到每年两万亿元左右。
  
  以上海为例,环博会高峰论坛期间,上海环保局局长张全表示,过去15年,上海已经实施了5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政府承诺每年的环保投入不低于GDP的3%。就在今年,上海市又推出了新一轮的“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在空气、水源、土壤、工业等八大领域安排了230多个重大项目和中小项目,3年累计要投入1000亿元左右。
  
  这其中,很多都是环保企业的机会。张全举例说,上海的VOC总量还比较高,相当于十年前的二氧化硫,遍布于工业的各个领域。重点企业大概有2000家,都需要进一步改善治理,环保企业可以“积极跟进”。
  
  另外,上海市政府还打算把原先一些体制内的业务让渡出来,例如一些环境监测和环境咨询业务,将从事业单位让渡给市场,这样还能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
  
  企业嗅到了商机。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中国台湾地区,大陆“更有钱”,环境治理的力度也更大,所以非常希望能与大陆的地方政府或企业合作。
  
  在中国环博会现场,不少企业都表示,生意比以前好了。常州金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雪琳表示,他们企业不做广告,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客户主动找上门购买他们的设备,主要原因是政府对排污企业要求更严了,过去,排污企业只需要买一套“假设备”,检查来了应付一下,平常都不用开;现在,治污设备不但要有,而且必须运行。
  
  不过,在常纪文看来,企业有些过于乐观了:环保产业要想发展,还有一个瓶颈就是“缺钱”,因为环保是要“花钱”的,而地方政府目前普遍负债累累,民众为环境服务买单的意愿也并不高。政府希望通过PPP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解决资金问题,但社会资本目前仍处于观望阶段,积极性不高。如果不解决资金问题,环保产业还是发展不起来。(来源:华夏时报)

新闻中心

华特中心

电话:0531-85198090
传真:0531-85198080
邮箱:wit@sd-wit.com

走进华特 | 新闻中心 | 企业文化 | 产品展示 | 人力资源 | 公司邮箱
鲁ICP备11003939号 |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000号
版权所有: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