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特达因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学习不止 笔耕不辍”系列稿件(二)

时间:2020-04-08 16:1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 王莉

阳光爬上窗台喊我时,我早已和面搅在了一起;等他伸出暖暖的手想抓我时,我早已将面玩于手掌;等他终于找到我,温柔地抚摩我额头时,我正坐在阳台上欢愉地嚼着麻花呢。

迟迟未能了结的疫情,将我们流放在斗室之中。我们与“家”朝夕相伴,如何把枯索的日常变得丰盈,让家成为诗意居住的空间,似乎成了每个人现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宅家的这些日子里, 每天早晨,我与阳光的缠绵总在九点以后。今天,因为惦记着小麻花,就起了个大早。敲开鸡蛋,将酵母和牛奶倒入面粉中搅拌均匀,为了让面团更加光滑柔润,我加入了一些花生油和蜂蜜。苍白的面粉因为我的反复搓揉苏醒过来,似乎忆起了站在田野里的那些美好时光,它的眼睛渐渐恢复了神采,身体也慢慢地舒展松软起来。我将面团揪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再搓成一条长长的带子,然后对折成麻花。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非云淡风轻。被我强行缠绕在一起的麻花,刚松开手,就松散开来。真是捆绑不成夫妻,强扭的瓜不甜呀。经过几个回合的磨合,我渐渐摸透了面的脾性。先将搓好的面条放在面板上静置一会儿,等到将所有的面剂子逐个搓成长条,再回头取过了第一条,它紧绷的身体此时已经松弛下来,变得绵软柔韧。这时两手同时反方向搓滚,几圈下来,待面条上出现螺旋形的波纹时,拎起两端相互靠拢,悬于空中的面条就紧紧地抱在一起了。一根麻花就这样完美地呈现在眼前了。

拧麻花的过程让我想起小时候搓的麻线。儿时,每年麦收后,母亲便开始纳鞋底,准备一家人的鞋子。搓麻线的活就责无旁贷就落在我们小孩子手上。小伙伴们约在一起,带上麻线和马扎来到小河边,挽起裤脚,并排坐在大柳树下开始干活。河水不知疲倦地伴奏着,知了反复不停的为我们唱着同一首歌谣。舒爽的微风吹佛着我们微红的小腿,像妈妈用嘴为我们轻轻吹去微微的灼痛。

妈妈亲手纳的千层底一直伴随着我走进中学。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麻线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替而代之的是各种麻花,天子脚下的天津大麻花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买卖如此便利,想吃了,各种小麻花随叫随到,美味可口。从没想过要自己亲自动手。

居家的这段日子里,想念妈妈做的饭菜,怀念周末的菜场和日常的超市。人们挤在一起,拉着家常,不紧不慢地精心挑选每一颗蔬果,临走时顺手从货架上挑一些自己喜欢的零食,购物车便多了满载而归的喜悦。如今囿居在家,只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可口的美食,从烟火中萃取一些希望。

“在谦卑的屋檐下我找到了幸福,幸福就是包围着我的热气和油烟”。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新冠肺炎蔓延的疫情将不善做饭的我变成了大厨。每天在家里忙碌着,像一只勤劳的蜜蜂,采集各种花源,酿成百花之蜜。“我是黄昏里操劳的女人,挽着袖子,露出细白的臂腕。我从水里捞起嫩生生的菜,刀切在案板上,一下又一下,加重着窗外的暮色。”看着一样样食材在自己手里变换出不同的花样,心里生出些许欢喜。一粒粒大米变成一碗糯糯的米粥,冒着甜香的热气;炒三丝让蹲在墙角的土豆片刻找到了同伴;一瓢瓢面粉瞬间生出一个个春天的意象,营造出春色满园。“厨房里聚集了对生活的热爱,刚刚燃起的炉火多么温暖。”这是诗人路也的晚宴。

我最喜欢做的是面食和米粥,这些朴素的食材,可以天马行空,由着自己的性子随意发挥。春卷,让我想到关于春天的所有美好。我将馅料卷进面皮,就仿佛将春天搬进了家里。我不敢闭上眼请,担心那怕只是一瞬间的假寐,软软的青苔就会一点一点爬上来,将我染绿;桃花杏花梨花就会纷纷跳入我的怀抱,将我的衣襟香透;蚂蚁也会乘机藏在我的头发里写出暖暖的诗行。果蔬花样馒头,让我感受到春天浓浓的意象。我看到了杜甫笔下烂漫的春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是何等盛大的春天呀!其实我只是随意取来一个南瓜,一把菠菜,一个火龙果和一些面粉,将它们糅合在一起,它们便给我了一个如此盛大的春天。

揉面的过程让我的心沉静下来,可以心如止水,也可以心怀天下。自己也如同躺在面板上的面,绵软柔韧,安静满足。小小的面团,它的心很大很大,无论青菜萝卜还是山珍海味,它都一视同仁,将它们全都纳入怀里,大到甚至可以装下山川异域,让风月同天;有时它的心很小很小,小到可以慈悲地绵里藏针。

前几天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医疗队想念家乡的大馒头…硬核山东又来了》。文章说的是山东医疗队在前线吃不惯大米饭,特别想念家乡的大馒头,德州一家馒头加工企业,就捐赠了10万个山东大馒头。馒头让医护工作者果腹的同时,也缓解了思乡之情。馒头带去的不仅是家乡的味道,更是山东父老乡亲的牵挂和惦念。

“我们不可能全部做英雄,总有人坐在路边,心怀希望,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叫好。”面对疫情,各人能力有所不同,我们没有能力做担使命、保安康的守护神,但是可以做宅其身、抱道行的修行者。鲁迅说,有一份光,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火炬。我们做不成英雄,就将日子过踏实,让亲情和爱,在一粥一饭中得到圆融。

 

2. 关爱生命,敬畏自然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    苏建华

 

宅家闭关的第七天,新闻里每日播报的数字虽然还在不断地刷新,可是我已经能做到慌而不乱,不再风声鹤唳,也没有了草木皆兵。这两天,我又翻看了一遍莫言的《蛙》。这部书触及国人灵魂的最痛处,以从事妇产科工作五十多年的乡村医生姑姑为线索,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和姑姑的自我反省,展现了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深刻剖析了以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灵魂世界,他人有罪,我也有罪。我们这代人,都亲眼目睹也亲身经历过,回过头来反省历史之痛,既是对生命的的敬畏,也是对人类的悲悯。

纵观历史,20世纪,一场鼠疫,短短两年内消灭了全世界几乎5%的人口;21世纪,先后出现过非典、埃博拉病毒、甲型HINI流感。我们用“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来安慰自己,但这一次,我们不该只是轻描淡写感叹一句“命运无常”。因为这次的“无常”,不是天灾,是人祸!

大自然的野生动物身上寄宿着150万种未知病毒,它们停留在动物身上,维护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可对于人类来说百害而无一利,每一种都有可能传播到人类身上,一旦感染就有可能致命!如果人们敬畏生命,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便永远不会为病毒所害。

在视频短片《大自然在说话》中蒋雯丽用母性温厚的声音这样告诫我们: “我养育过比你们强大的多的物种,也曾让比你们强大的多的物种因饥饿而死亡。你们的行为决定你们的命运,不是我的。我是大自然,我将继续存在,我随时都在进化。而你们呢?”

万物有灵,无论是动植物还是山川河流皆有灵魂。芸芸众生,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中最平凡的一个,我们并不比其他生物高贵。法国作家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我们的未来取决于大自然,大自然繁盛,我们将繁盛;大自然衰败,我们将衰败,甚至更糟。

武汉一疫,涌现出了很多英雄,他们都值得我们学习与赞颂。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次灾难,说到底是一场悲剧,一次人祸。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把它唱成一首赞歌。

数字还在不停地增长,它们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它们是几百个无辜逝去的生命,几百个悲伤绝望的家庭,就这样真实而又残酷地摆在我们面前,时刻提醒我们:要反思!要反思!

疫情一定会过去。而我们的反思,才刚刚开始。

 

3. 做好自己, 静候春光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   李萍

2020年,这个不平凡的庚子年新春,这个我们翘首以盼的“爱你爱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每座城市、每个乡村都像按上了暂停键,告别了喧嚣,人们都窝在家里,大街上一片寂静。隔着窗户向外看,小区里几乎看不见人,马路上几乎看不到车,这份安静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

虽然我们没能像84岁的钟南山院士、74岁的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马不停蹄,奔赴疫情防控最前线;没能像除夕之夜,陆海空三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紧急出征,驰援武汉;没能像与死神赛跑的“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以中国速度,日夜忙碌;但我认为做好自己,不给国家添乱,也是一种爱国。现在终于有时间了可以好好陪陪孩子、陪陪家人,好好学学习,静静读读书,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给自己充电……感触最深的就是学会了一项新技能——“钉钉直播”。

街上寂静了,校园寂静了,学校钉钉群里的“钉钉直播”却热闹非凡。按照上级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不停学”要求,线上教学成了我们要面临的新任务,而直播也似乎成了线上教学的新趋势。 我从来没有想到,从来对直播毫无兴趣的人,竟然有一天也会战战兢兢当起“主播”,开启线上教学之门,让我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

对以前从没接触过网上直播的我来说,线上教学那简直是一个挑战。但一想起身为一名高三老师,高考在即,为学生着想,帮助学生,这是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比起一线医护人员,真的是微不足道。遇到问题就应该努力学习。于是,我就想“坚持就是进步”“慢慢来一定可以的”,开始了我的线上教学的学习。

首先下载钉钉APP,虚心学习,不停地向同事求教,懵懵懂懂知道一些知识,掌握一些网上直播技术之后,我就跃跃欲试,进行线上教学试播。怕打扰到学生,特意建了一个试播群,试播时,不断检测声音是否清楚,图像是否清晰。感觉钉钉平台的一些操作基本学会了,又进行精心备课,想为学生打造一节完美的直播课。

2月24日我利用钉钉平台进行人生的第一次线上教学,内心诚惶诚恐,总是问:“听到声音没有?”“看到图像没有?”我自以为自己的技术还可以,面对电脑,会侃侃而谈的。谁知一开机就被“拦路虎”拦住了,可能是学生一起上线比较拥堵,看到学生留言说听不到声音,回音大……对于刚刚使用钉钉直播的我来说感觉手足无措,当时急得额头冒出了汗珠,但一想现在只能靠自己解决,我就在留言区和学生说:“我们慢慢来!”看到学生们纷纷发来了信息“老师,辛苦了!”我被家长和孩子们的这份宽容感动着,我想不能被困难打倒,重新退出,按照自己整理的笔记,先发起直播,然后进行屏幕分享,再点开声音……一步一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看到同学在留言区给我回复:“可以听到声音了!”“赞赞赞”“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虽然这些都是学生的客气话,但我的心里还是觉得美极了。

经过一周摸索,今天已是我线上教学的第六节课, 我相信我的线上教学就像攻打疫情防控阻击战那样,肯定会一天比一天更好。虽然每天在钉钉群上直播课,需要课下很多付出,需要精心准备,选题、制作课件……但很充实,累并快乐着!

84岁的钟南山院士,第一时间赶去抗疫第一线,高铁上仍然不忘研读文件;女医护人员纷纷剪掉存留多年的青丝,只为更好的服务于病人;白衣天使们“国有诏,召必回,战必胜”的坚定誓言;全国人民“ 加油中国,加油武汉”。这一幕幕,在我脑海里浮现,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断提升自我。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回首疫情爆发以来的一个多月,应该感谢的,除了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还有普普通通的中国百姓。他们虽然不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绩,却能在祖国面临危难之时,为祖国母亲筑起一面平安祥和的围墙。每个人做好自己,黎明,正在到来;曙光,就在前方。

 

4. 又是一年“福”女节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  刘元桂

“福”女节缓缓地走来,从容、淡定,我却从没有过的期盼、迫切。我想急不可待地拥抱她,而丝丝的甜和隐隐的痛却同时涌上了心头。

我不敢奢侈地晒我的幸福,因为幸福的代价无法估量,每一点滴都是有温度的回忆。自我生病以来,似乎变得异常的娇气,“太需要照顾了”。上班期间,领导的照顾、同事们的关心依然历历在目。当“疫情”与寒假接踵而来,不能忘小高老师亲切地问候:“刘大姐,养得怎么样了?千万不要出去啊!……”更不能忘小代老师慷慨地分享:“刘老师,口罩不好买,我买了6个N95口罩给你两三个吧!你可不能着急啊!”又怎敢忘于主任、李组长假期里的有求必应。假期归来的儿子,更是不让我下楼,我成了地地道道的“宅女”,可没有下过楼的我,却依然“丰衣足食”,我家的“菜篮子”“米袋子”总是满的,亲人们隔三差五地把生活必需品送到小区门口;程程妈妈的卧龙苑小区购物群,更是“招商引资”,这个时候你不用担心菜和饭的质量,不用担心缺斤少两,更不用担心酒精、牛奶、水果的有无,……你所想到的总有人替你想到,这是“买”“卖”吗?我想你会毫不打折地回答:“不是,这是人心,更是人情。”

“宅”在家里跟着王莉老师发的的视频学会了做“春卷”,烙“油饼”,跟着老朋友学会了炸“油条”……每一天每一顿饭,都做得有滋有味,儿子都不由得调侃:“妈,我的减肥计划实施起来很艰巨啊!”

更让我难以释怀的是农历二月初一那天,刚刚午睡,孩子他爹接了个电话就起来了,我和儿子亦警觉地起来,奔到客厅几乎异口同声地问:“怎么了?”这时才知道,孩子的爷爷来送糖豆。这时候“感动”一词似乎太苍白,近80的人了,耳背得厉害,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刻还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家送糖豆,这让人情何以堪!去年夏天老人来我家送丝瓜,才发现他总是逆行回去,那以后无论何种情况,我都不会让老人自己来我家了。我嗔怪孩子他爹的疏忽大意,但事已至此,说什么好呢。看着糖豆和热腾腾的玉米糕,我抿心自问:“我何德何能,让他们这样待我?”

当然“宅”家久了,另一种感情却潜滋暗长了,这种感情如绳索捆紧了我,让我变得焦躁、焦虑,那就是对母亲的思念。86岁的母亲已懒得穿衣,懒得下床,已纯净如孩子。她终于熬过了19年,这——对我是最值得庆贺的事。如果说我性格坚韧,能宽以待人,那都是得益于母亲的耳濡目染。父亲去世时,母亲只有52岁,我们姊妹七人只有大姐出嫁,小妹7岁,家境自不必说,五妹辍学了,小妹到了10岁才进学堂,而母亲却意外地把我们养活了,并且两个妹妹也多少在外地上了几年学,受了正常人家的孩子都没有受的教育。母亲把日子安排得有条不紊,不仅养育了我们,还帮忙养育了大姐、二姐家的五个孩子,她从来没有向任何人家借过一分钱,这在外人看来就是奇迹。母亲从没有抱怨生活的苦,在她的字典里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办不了的事。清楚得记得90年,我师范毕业了,看着自己歪七扭八的小字,不由得愁绪满怀,母亲很开朗地说:“怕什么,练吧!毛主席他老人家不说过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一个暑假母亲不断地品评着我的字,尽管今天我的墨宝依然有些粗拙,但已经进步很大了。91年,我跟着李老师学织毛衣,当我把织到胳肢窝的毛衣拿回家让母亲试穿的时候,我的头“嗡”的一下,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毛衣织得太肥了,足足肥出3寸,我的表现似乎把母亲吓着了,她囧了一会,哈哈大笑:“多大的事啊?来来来,我给你拆好,缠好,再重织,有的是时间啊!”我呆呆地看着她拆线、缠线……这就是母亲,我的恋母情结也慢慢产生了。

生病后的我,三个星期没回家,母亲就不断地对小妹叨叨:“我的四妮子怎么这么狠啊,把她娘忘了吧!”没有人敢告诉她我生病的事,追问急了,小妹只好轻描淡写地说了,她让小妹杀鸡,买鸽子……当我再见到她时,她哭了,用手抚摸着我的刀口说:“都是伺候我累的,我已这么大年纪了,该吃的、该用的都享受过了,以后可不能操我的心了……”我故意地搭讪:“都是让你气的,你以后可要慈善些啊!”可是比起母亲,我所经历的又怎么能算得上委屈呢?我只是长了一张颓废的脸,“面目可憎”罢了。母亲已经习惯了一星期见我一面的日子,我也不知道她还能陪我走多远,可我知道有母亲的日子,我依然是个孩子。我喜欢母亲灿烂的笑,喜欢母亲穿上新衣服后的满足,喜欢故意捶打着她的腿细数她的苛刻,喜欢向她炫富:“我家有好多好多的钱,我家就像一个囤,装满了好多好多好东西……”这时候她就会高兴地说:“那就好!那就好!”“疫情”来了,如万水千山的阻隔,不能见母亲的日子,多了几许的忧伤,这忧伤总使自己忍不住地流泪,我只好再读写母亲的文章,龙应台的《散步》,林清玄的《飞入芒花》,三毛的《背影》……吟诵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终于“福”女节来了,我应该很幸福,为朋友、为亲人、为我自己,我都应该!可是一个名字触痛了我最柔软的心房,我已把她埋在了记忆的深处,那就是“夏思思”。一个年仅29岁的妈妈,她的生命绚烂却短暂,我的幸福里是否有她的负重前行,我想那是一定的。“疫情”如一把利刃刺来,毫无半点的防备,让我揪心地疼,每天只能关注着两个冰冷的数字,除了默默地祈祷、祝福,我还能干什么?大街上静了下来,小区里静了下来,听到的全是邻近村里巡回播放的防疫知识和防疫措施,“宅、洗、戴”这三个关键词如救命稻草,又像是一把金钥匙警醒着每一个有责任有良知的中国人。太多太多应该让我记住的人,记住的事,清楚得记得二月九号那天,写完课题总结报告的我,被一则报道震撼了:沂南首批抗击新冠状肺炎赴鄂医疗队伍出发,我酸楚地打了个趔趄,第一次这么强烈地感受到了灾难的严重性,感受到赵晓利、刘晓英、王晓玉他们肩负的责任有多重。一次次看着欢送和欢迎这些援鄂医生的视频,听着所奏的音乐,总是抑制不住地落泪,为他们点赞,禁不住思考自己应做的事,应承担的责任。

时代需要有担当、有责任的人,教育好自己的学生,传承中华文明“荣辱与共”的民族责任感和弘扬“不惧困难,攻克难关”的精神,这是老师的责任,让孩子们记住这段历史,就像记住日本鬼子的侵略一样,“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组织学生写下了新学期的第一篇作文:《有一种美丽唤醒了我》,他们记录了钟南山,记录了李文亮,记录了彭银华,记录了刘智明,记录了夏思思,记录了被口罩勒出伤痕的那一张张的脸,有的甚至记录了村里的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当我们的这次作文赏析刚刚落幕,宁校长又发动我们组织了战“疫情”征文大赛,我似乎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触摸到了孩子的内心,对他们的爱已经浓浓地融入了我的行动中。

我反复地品读他们的文章,冷惟鑫的《暗夜终有破晓时》,董姿彤的《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张艳的《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像号角,像冲锋号,更像高高升起的旗帜。

而张明慧的《致敬最美逆行者》写到:  

一个个忙碌不歇的身影,都是谁?这是谁的儿子?又是谁的父亲?这是谁的妻子?又是谁的母亲?他们很普通却不平凡,他们是血肉之躯,筑起的却是长城堡垒。这世上可能确实没有超级英雄,但只要每个人都在发一分光,无数道萤火总能汇成星河。就是一首绝美的赞美诗!

我大声朗读马超凤的《最美逆行者》的结尾:

我在山东,我为中国加油;我在临沂,我为武汉加油;我在卧龙学校,我为医者加油。

我的心情似乎放松了许多,孩子们的企盼、祝福、礼赞,让我欣喜不已,我看不到他们的浮躁。我和他们在名著中畅游,我们从《西游记》到《海底两万里》到《骆驼祥子》到《红星照耀中国》到今天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们的演讲渲染着他们对生活的爱,他们的文言文复习课讲得有板有眼,他们对古诗词的赏析更是让我折服,招惹我网购了一本《古诗背诵75加80篇》,这些“臭孩子”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爱他们将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初三的路已不长,但复习任重道远。也就因这个我们语文组由我主持的课题研究题目诞生了《探究人文性导学案的设计》,得到组长的大为赞赏。

“福”女节来了,请不要嘲笑我的小女人情怀,也不要指责我文笔的拙劣,在荣辱之间我会选择责任。我不是巾帼英雄,可是我们的妇女有太多的英雄需要我们去歌颂,请不要忘记她们的名字,一如记住自己的名字一样,愿逝去的夏思思在天堂保佑她年幼的、待哺的孩子茁壮成长。难道牵挂、思念、责任不是最美的情感吗?甜与痛交织演绎了一个别样的假期,点亮了知天命的我前进的灯,我已不再感叹容颜的衰老。

最后,谢了,我的朋友!谢了,我的亲人!谢了,我的孩子们!我将爱你们永远!致敬所有在“疫情”中奉献的人民,致敬我们伟大坚韧不屈的祖国!

又是一年“妇女节”, 看吧,阳台上的君子兰已盛开,春色就要婆婆娑娑地装饰我中华大地了!

 

5. 凡人歌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  张永霞

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温柔羞涩的笑着。我眼前散落的田野次第打开,暖气炉依旧喷着灰色的烟;稀稀拉拉的杨树林泛着青色的涟漪;几根电线杆沉默的杵在黑暗里;淡淡的雾霭笼罩着孤寂的果园;在果园里安家的斑鸠时不时飞上树梢,喜欢叽喳的麻雀早飞到最高的枝头喧闹去了。
  每天,我抱着小女看太阳的新生。新型冠状病毒像怪兽在外面的世界肆虐,我们在家依旧过着平凡的日子。

大宝小宝耍活宝

小宝的到来,大宝威严起来。妹妹爬到高处,他训斥;妹妹吃饭时把脚抬高放饭桌上,他呵斥;妹妹把玩具乱扔,他作势打屁屁。
  还有些孩子气的大宝有时故意逗哭妹妹。一岁十个月的小宝归属观念特别强,自己的东西别人碰到都不行,她认为她的东西别人不能动。这不,两人因为是谁的妈妈吵上了。哥哥触着妈妈的胳膊说话,妹妹就不乐意了,喊:“这是我的妈妈!”哥哥狡猾的笑笑,故意搂着妈妈的脖子说:“这是我的妈妈。”妹妹哭了,喊:“我的妈妈!”哥哥眨眨眼:“我的妈妈。”哭喊声一片。妹妹哭,妹妹喊。哥哥假哭,哥哥笑喊。无限循环……
  日子一天天过,小宝还是那个小宝。一天,小宝斜躺在沙发上,双手扳着脚丫子,瞟着哥哥笑着说:“我的妈妈。”哥哥抿嘴一乐,默不作声。妹妹连喊三声,哥哥只是默默的看电视,不答。妹妹挨个瞧了我们一眼,笑着说:“我的妈妈,我的爸爸,我的哥哥!”我们仨大笑。哥哥附掌:“我不跟你争。”
    俩宝时吵、时闹、时玩、时笑,但每个闹起来妈妈也会焦头烂额。单说小宝,光吃饭的方式就好几种,且不说手抓、勺挖、筷捣、舌舔、抱碗等等,只说她拿着小勺,认真地从碗里舀出米饭,手心摊开,手指翘起,粥放在小手上,小手后缩,小嘴前伸,一手米放到嘴里,咽下去。如此往复,乐此不疲。米汁四散落在罩衣上,裤子上,椅子上,地上,蜿蜒小河流淌。
       

再说大宝,大宝假期完成的最好作业是家庭分工:刷碗。到网课开始时,他仍然早上睡到喊他吃饭,晚上玩到万家熄灯。某天,妈妈数落两句,大宝梗着脖子:“假期是用来玩的!”这厮还振振有词:“学那么早干嘛,累得慌,放心,高三我保证拼命学!这你还不放心吗,初三我才学了一个月,呐!超了120多分吧!”某天,妈妈默默没收了手机,这只神兽暴喊:“收了手机我也不学!”妈妈默数时间,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24个小时后,妈妈找到“台阶”。母子经过一番密谋,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

老夫老妻理家乐

不能外出喝酒抖威风,“家老大”在家转来转去,家里不顺眼的东西多了,他今天在家扯根线,明天在家挂个灯,后天在家修板凳。时间长了,我指指脏了的地面问:“这个您老看着顺眼吧?”“家老大”爽快地说不顺眼。于是地面像琉璃了。这样,隔天总会有不顺眼的东西出现,“家老大”安稳了。

“家老大”最拿手的是做菜。其中成名作是小鸡炖蘑菇,这源于我姐吃后说好吃到碗都想舔干净。炒鸡的方法他也透露过,在热油里放上鸡块,翻炒到滋滋冒油,把东北小蘑菇的泡水和蘑菇一起放入锅中,放入葱、姜、花椒佐料,倒上酱油炖,肉质松软便起锅。说也奇怪,这个男人拿起铲子来还真有一级厨师的味道。清蒸鲈鱼,红烧黄花鱼,醋溜白菜,醋溜土豆丝,油沷甘蓝……我曾尝试挽回一下家庭主妇的颜面,可是大菜不敢做,小炒做出来不好吃,我就死了心。现在我进厨房主管三项:下面条,做稀饭,蒸馒头。
    仅仅吃饭找乐子是不够的,“家老大”还善于养花,做盆景。家里的茶梅开得繁花似锦,每朵都像蜡制的宫花,红艳艳地一朵连着一朵,在这个令人寂寞的春天里给了我们美丽的眼福。没有蜂忙蝶阵,没有观赏的人群,但她依旧开花,她说:我在春天里,我就是春天。家里的桂花“家老大”造就了一个盘曲虬龙的样式,迎春花塑成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造型,一棵小石榴也用铁丝盘的像仙人指路。

“家老大”还喜欢制作小物品,我家的加湿器已用四年。正月十五闹花灯,疫情最紧张的时候,我们也老实呆在家。“家老大”信心满满的说自己做。午睡起来,翻箱倒柜地找废蜡、棉线、小罐子,烤箱上的模具。烟熏火燎的忙起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折腾了两个小时,“家老大”才柳暗花明又一村,用萝卜做底座,插上棉球棒,里面灌注上费蜡。点上,出奇的明亮。小宝高兴的跑来跑去,看看这个,瞅瞅那个,挨着照照五官。第二天,我发现小宝的鼻孔像两个大黑烟囱。
    有人说,给孩子做好每一顿饭是眼前最好的事。我下决心让家人吃出家的味道来。我花了一个午休的时间看度娘。做第一个花卷生胚时就懵圈了,硬着头皮向下做。等我盘起来,那个啥,咋这么像那个东东。不管了,那样做这么麻烦,来简单点的吧。于是我把一个小剂子搓成长条,然后盘起来。完了!更象了!硬着头皮做完了,上锅,蒸熟,出锅。“家老大"只笑着拍了照。大宝一见到花卷的真容爽快的笑:"老妈,我觉着特像那个啥。”我顺坡滚驴,把大手一挥:“大便!”除了小宝我们都捧腹大笑。饭毕,我打开视频仔细学习花卷的做法,终于悟得真传。再做时,我小心地把剂子擀薄,刷油,撒盐,铺匀,再卷起来成长条。捏紧两头,把长条按扁。留住一头,从中间用刀均分切开,像麻花一样把两片编织起来,再盘起来。嗯,我仔细端详,比上次强那么一点点,粗糙一点,这次像一座小丘陵。总之,蒸好后这次吃的比上次快。

“家老大”常说,小酒一端,又是一天。我抱着小女看着西方的天空。已而夕日欲颓,石棉瓦也晕染了一层金色,静默的塔吊伫立在泥灰墙边,高高杨树上的喜鹊窝美成一张剪影,远山山顶的树粒粒可数。太阳缓缓沉下去,可是余晖仍在。我知道,这像那些不平凡的人,因为他们的不平凡,才有了我的平凡生活。

 

6. 抗疫 我们一起居家学习

山大华特卧龙学校东校区历史组 王菲

谁也不知道2020年的寒假是这个样子。

看到武汉的同胞们担惊受怕、受苦受难,

我们焦灼,度日如年。

 

我们的假期,一延再延。

我们在家的自主学习也进行了一段时间。

老师隔着屏幕每天都和你们见面

历史的复习我们也按部就班。

 

每天及时上传作业的同学真值得表扬,

工整认真,完成的非常优秀,

我非常感动和钦佩。

 

读史使人明智,

大难当前

我们坚信

历史的天空始终湛蓝。

 

成功没有捷径,

最简单的就是最有效的。

就像抗疫情

居家就是最好的举措

 

作业认真保存,

开学后我们整理上交。

没有白费的努力,

所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将是这段历史最好的留存。

汝道不孤

我们互勉

 

现在

我们身处方圆,

但心可自由翱翔。

有师长的陪伴

以当下之身,

活在长远。

乌云遮不住太阳

上下五千年

我们见过多种风浪。

历史,早就告诉过我们,

多难可以兴邦。

同学们

自律

自强

疫情会过去,

开学会及早到来。

 

让我们耐心守候

静待花开

待到山花烂漫

你一定能

宏图大展

企业文化

华特中心

电话:0531-85198090
传真:0531-85198080
邮箱:wit@sd-wit.com

走进华特 | 新闻中心 | 企业文化 | 产品展示 | 人力资源 | 公司邮箱
鲁ICP备11003939号 |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000号
版权所有: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